听总书记讲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创造工作新业绩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向太空探索又迈进了一步。近年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航天事业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无数航天人在背后默默奉献。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徐立平就是其中一员。“雕刻火药”是什么样的工作?就是对火箭发动机里的燃料药面进行精细修理、开槽等。这项工作是世界性难题,迄今任何精密的机器都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操作员要自行判断下刀力道,每一刀都会对发动机质量造成重要影响,如有不慎还会带来重大隐患,比如引起爆炸等。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仅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0.5毫米提高到0.2毫米。经他手整形的火药,保持了100%的合格率,于毫厘之间体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益求精,彰显了卓越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020年11月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行,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今天,国家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平台,对广大劳动者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创业、创造、创新舞台。
匠心筑梦。新征程上,不管处在什么岗位的劳动者,都要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重细节求品质,坚持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以优秀工作业绩奉献新时代。